《思想教育研究》
一、前言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问题一直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也正在逐步向前推进。不仅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民族类高等院校逐年发展,国家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接受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正逐步融入非民族普通高等院校中。但是,在民族教育逐步走向融合的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文化差异仍然较为明显,做好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生工作,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文化上相互包容走向融合,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普通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较汉族学生人数少,民族来源多样,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其民族心理更为强烈,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更为牢固,对其他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一种障碍,民族差异问题同样也影响着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个差异是由于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少数民族学生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就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找到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认同”本身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其含义是对共同或相同类别事物的确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以自我为中心并以自我身份趋向中心为目的,具有对自我角色和他人社会关系的一种定位属性。也就是说,“认同”实质上是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一种认可与融入。这一认可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一个心理认知的动态经历。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个体或群体将某种价值观、理念、信仰等已经存在与自身人格与心理中的文化体系趋向于社会中的中心文化体系,认同这一文化体系,得到社会文化体系的认同过程。那么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问题一般就是指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认可,并趋于融入中华文化的一个过程。 文化认同往往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和突破口,如果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则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基础的路径。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特点与现状 目前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呈现如下特点:由全国统一高考或者内地的民族高中班升入大学,在学校所占人数很低,进入高校学习后,相对孤独。由于其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深深地刻下了本民族的文化烙印,在背井离乡以后,相对的孤独感更加明显,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更加依赖,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有明显的排斥心理。具体可以表现在生活习俗、文化理念、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政治认同等多个方面。 首先,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原因,生活习俗往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汉族学生文化差异的首要问题。在饮食习惯上,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存在一些食物禁忌,往往与汉族学生在饮食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衣着搭配上,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依然保持着原有民族服饰特征和习惯,外在的视觉影像造成心理的变化。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因此成为一个小的特殊群体而与汉族学生相对立。 其次,在我国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少数民族同学多数在其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灌输了强烈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尊严观念,这种观念和影响在进入大学后的生活中往往是难以磨灭和消除的。在实际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也对其他民族文化充满着好奇和向往,也试图要了解汉族文化和各种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也希望自己的文化能够被其他民族学生所接受和支持,并且自我民族保护意识较为强烈,处于一种相对的文化认同和排斥的矛盾心理。 学习生活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生活内容,少数民族学生一般会把自己考上内地普通高校作为很自豪的事情来看。但是由于地区差异、教育问题的原因,少数民族学生的在基础学科学习方面有所欠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语文、英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成绩不理想。二与汉族学生相比,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先天民族优势,其音乐、舞蹈、体育等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且成绩优异。可以看到部分高校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团学活动后,少数民族学生往往能在各类活动中发挥本民族的特长,表现出优异的成绩。 在与人交往环节上,具有相似的语言习惯、宗教习惯、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会形成一个群体,并且这个圈子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和班级宿舍等其他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由于这个群体中文化内容、历史经历、语言等想通的因素,群体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受到外界环境消极影响的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体会越发地和外界环境相脱离,也就造成群体中的个体越发的与汉族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减少,并且,由于文化差异,群体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会对汉族学生或者老师交流更加减少,甚至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触及宗教禁忌等,而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和老师之间明显交流障碍。 最后,在政治认同上,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宗教信仰、生源地域环境、民族习惯、生长环境等因素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内地汉族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有所差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政治参与度很低,不愿意在其他民族学生面前讨论和表露自己的政治观点。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差异心理原因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心理十分强烈,认为自己民族文化才是主流文化,受到这种心理暗示往往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将本民族的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甚至会有一种民族优越感,而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所以面对中华文化很难产生认同心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一种依赖性,并且认为保留这些风俗习惯才是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标志,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表示除了习惯性的拒绝。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一般较为浓厚,信仰较为虔诚,宗教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也较为突出。这些思想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不愿意与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文化上的交流,不愿意接受中华文化,缺乏中华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实质,总是以为中华文化就是大汉族文化,认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对大足文化的认同。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但系族际交往会的结果就是被汉化的过程,导致了对中华文化的抵抗心理,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受到我国历史上大汉族主义的影响,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族学生产生一定的排斥和防御心理。与此同时受到近些年来的新疆恐怖暴力事件的影响,部分汉族学生也会对少数民族学生有这样的防御心理。作为大学生而言,思想比较激进,思维活跃,对于民族矛盾带来的社会影响的关注度较高,这就对彼此之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隐患,影响了日常交往。是影响高校大学生族际交往的较为重要因素。 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策略 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重视,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学生工作始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对新同学、新问题、新常态就必须找到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新办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中去,多了解学生、接触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听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在民族学生工作中有话语权和主动权。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网络舆论宣传方式,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宣传党和国家先进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提高学生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文化观。对特殊的教育群体,采用特殊的班级活动、团学活动等推进多民族文化认同,进行跨民族的比较文化研究,实现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从根本上消除民族差异感,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民族、政治的高度认同。 在相关规章政策范围之内,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允许少数民族学生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民族艺术、民族历史等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广泛的推广,让其他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和交流。在交流中让彼此之间的文化得以相互了解,发挥少数民族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实现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统一。 在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他建好师生交流平台,利用多媒体课堂、网络课堂等教学手段开辟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新手段。对少数民族学生薄弱的计算机、英语等基础课程采用高年级学生帮扶低年级学生的一帮一模式,并且让任课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学予以改进或者在田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始小课堂,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课的全面提高。 既要继续实行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和学费减免政策,让少数民族学生感觉党和国家的温暖,又要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这一政策的实质,不能对这种资助政策有依赖感,要有感恩的心理。在对学生的其他管理上,要让少数民族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与其他民族学生一样的,要求少数民族学生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在学校中的平等性。 最后,一定要多关心和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多走进学生,多接触学生,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民族学生的培养切入点。注重利用新媒体交流方式,实施学生的线上教育和管理,拓宽思想教育的阵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