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研究现状及实际问题
教育公平的落脚点在于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失学。目前各高校普遍推行的保障型资助模式,已基本满足了困难学生的基本经济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满足物质需求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用发展的眼光评估并满足困难生个人综合能力发展及精神需求问题成为新的挑战。
(一)发展型资助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局限。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方面注重育人模式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育人主题,探索“保障型资助”向“发展性资助”的转变,坚持各资助机构及资助工作人员要明确其职,抓住关键点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为偏向育人功能的研究,旨在对学生不能只进行经济帮扶,还需关注其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变化,更注重精神需求对困难学生的重要影响[1]。然而上述研究方向均停留在如何精准确定资助对象,强化育人功能、扩大社会资助等理论层面,缺乏项目支撑的实践落地环节,并未对理论研究结果形成有效论证和反馈[2]。
(二)高校资助工作目前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关于发展型资助的工作思路建设推进缓慢。虽普遍完成基于奖、贷、助、补、勤、减、偿的保障型体系建设,也丰富了爱心图书卡、暖心车票等灵活补助形式,基本为困难生解决了物质问题,实现“解困”目标;但学生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发展型资助项目的配套建设效果仍不匹配,矛盾凸显日益加剧[3]。
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及资助项目的实践工作仍不完善。目前有高校推出诸如摄影技术的培养计划,以解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且受助生反馈良好[4];但资助部门受人员、时间、宣传等多维度问题的掣肘,在全校范围全力推广的速度仍稍显缓慢,基于“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四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建设仍不健全。
二、书院体制下“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
(一)构建理念
打通资助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充分了解困难生的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心理健康、活动参与度等综合信息后,描摹出困难生的基本情况画像,进一步分析困难生性格及能力上的长处和不足,针对性的设计量身定制的、差异化的、精准化的资助项目,将困难生纳入资助育人工作的主导地位,并将学生的反馈信息与学生画像、资助项目的设计进行迭代更新,助力学生“自我解困”,推动“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
(二)助力资助项目落实的优势条件
书院制是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教育管理制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打破传统学科交流壁垒,将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融会贯通[5]。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积极探索书院制教育改革。
在以“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的建设思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学校资源优势分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书院体制内建设“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优势显著。
1.落实资助项目的物理空间充裕。与学院制不同,书院的住宿环境通常为“卧室+公共活动区”的集聚空间模式,楼宇内建立党建、心理健康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可建设与书院文化内涵相匹配的其他活动室,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书院内享受到文化服务。
2.“校生”、“生生”间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书院体制下不同专业的学生集聚在一起,人文、自然科学的思想火花激情碰撞;“导师导学制”的推行,使得师生关于学业及学科发展的交流更加密切。“开放”的集聚形式为资助育人项目的落实提供了现实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形成团队型的互助模式。
3.资助项目的文化载体更加丰富。书院注重第二课堂氛围的塑造,学生参与多形式的教育活动更为通畅,利于提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书院特有的“全员渗透”“思维活跃”“通识培养”等优势,为“全员育人”提供了现实通道。
4.运行资源完备。书院制体系建设下,本科生院、学院摆脱冗余因素的干扰,将教育、信息化、制度资源向书院倾斜,为书院以资助项目为抓手,将发展型育人的目标导向落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资助项目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上一篇:走进学生内心进行思想教育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