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刘春波:三峡大学讲师)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影响,积极应用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究竟只是载体、方法等教育手段层面的拓展,还是一种颠覆性的影响?如果只是教育手段层面的拓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又该如何回应《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该书开篇提出的,“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1](p1)如果是一种颠覆性影响,为何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大数据“一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就变得生涩甚至割裂,缺乏一个动态融合过程”。[2](p116)其实,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认识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价值与新特点,把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理解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直面挑战并努力实现与原有教育模式的有效整合,推动大数据时代思想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价值与新特点
“模式”,最早应用于人工智能中电脑对不同图像、语言的识别。1972年,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将模式引入教学研究中,并划分出四大类别的教学模式。1992年,我国学者查有梁又将模式应用于教育研究中,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研究“教育模式”。从广义即教育体系层面看,教育模式包含宏观上的教育发展战略、中观上的教育管理和微观上的教学过程;从狭义即教学过程层面看,“教育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作的简要表述”。[3](p8)因此,研究教育模式,主要是为了提取特征、认识过程、恰当分类,以达到更好认识教育模式的目的。
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认识大数据,把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解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它不仅会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新价值,而且能在微观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上体现出新的特点。
(一)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价值
1.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价值,许多学者认为主要是“新工具”和“新方法”,因为,借助大数据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提升教育可信度。但是,即便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经过实地或网络问卷调查,我们也可以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而加入相关数据分析,就可以提升教育可信度。实际上,从微观的教学层面探索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价值,我们就应该从总体上思考,在大数据影响下思想政治的教学组织呈现为一种怎样的形式。
涂子沛先生在《大数据》一书中,介绍了最近哈佛与麻省理工等高校创建的在线教育平台值得我们关注。该平台除了师生在线交流互动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增加了行为评价和学习诱导功能,系统通过记录学生鼠标的点击、在一张幻灯片上停留的时间、参与网上提问和讨论的次数等方式,会自动提醒哪些知识点需要复习,哪种学习方式最有效。[4](p316-318)因此,在微观教学层面,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过程。
2.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教育模式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教育管理,当前一些高校应用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这个层面。比如,有学者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利用大数据能够“精准做到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点,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开展什么样的工作”,[5](p137)甚至还能够帮助高校辅导员“预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实现预警工作信息化、科学化”。[6](p63)这些探索与创新表明,大数据能够帮助教育者与管理者准确把握教育对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3.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革命性变革。宏观层面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指教育的发展战略,而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战略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占据着“主渠道”的重要地位。但在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选择一个学校就意味着要接受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形成了一种“学校--教师--课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给了学生“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但由于受课时、学分及考试等因素的约束,网络中其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件及视频,只能成为学习的兴趣和参考,原有的教育生态很难打破。
上一篇:2020年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学习工作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