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从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校积极开展了常州市级课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在傅忠诚和符春燕老师的主持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发展。实践表明,研究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当前学校中、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小小年纪承担了过重的身体与心理的负荷。而目前学校及家庭针对这方面的教育却相当薄弱,普遍存在重教学忽视教育,重教书忽视育人的现象,以致使学生对健康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如何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呢?借助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式,结合新理念,综合利用资源,以课程开发为主渠道,以整合学科、社会资源为手段,以活动为主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课程中。 我校的近1800名学生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来自城市,独生子女比例占到百分之八十六以上,在对我校的近200名学生从同学关系、厌学、与父母关系、孤僻、挫折感强、学习压力大、网络上瘾等十几方面展开的问卷等调查中发现,学生单亲的比例占到百分之三点五,同学关系紧张、厌学、与父母关系紧张、孤僻、挫折感强、学习压力大、网络上瘾的比例分别占到百分之五点六、百分之七点三、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十六、百分之十七和百分之六。同时在对青春前期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近六成以上的孩子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对于自己的变化存在着恐惧的心理。同时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规划,课堂时间、课程内容、课程的目标、及评价体系不够明确,导致一部分任课教师把健康教育课当成是语数英课的附属品,课堂组织形式不严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关注学科特点,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效率低下。学校活动的开展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少而又少。综上所述,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的实验与研究势在必行。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所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在1999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述为: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正式开展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与这一领域先讲的欧美等国百年历史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初始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未来趋势良好。然而面对21世纪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更高需要,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还显得比较落后,地区差异较大,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评价及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将有利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3)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上一篇:【大美学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白萌: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