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李朝统治者将儒教作为统治国家的根本理念,儒学及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朝鲜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朝鲜社会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以儒家传统道德和伦理为基础的,人生礼仪和风俗,指导和规范每个社会成员的实际言行和举止,儒学文化和礼仪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
儒教教化在朝鲜的开展和深入,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通民众,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道德观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儒教以忠、孝为核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至此,儒学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传播,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朝鲜儒家社会确立。
16世纪末17世纪初,李氏朝鲜遭遇了日本的侵犯,战争给朝鲜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社会秩序荡然无存,社会呈现出混乱不堪的局面。日本的侵犯,使李朝的有序的统治开始崩溃,强有力的李朝统治也开始瓦解。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李朝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根本性的变革。但是,作为治国思想的儒学已经僵化,失去了李朝建国初期具有的活力,面对复杂多变和脆弱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在固有的儒学当中已经找不出对策。因此,朝鲜学术界出现了对朱子学的反思和批判。
对朱子学的反思与批评发展到李朝后期,朝鲜学者提出了经世致用,崇尚实际的思想理念,严厉批判朱子学的空疏,认为不切实际的朱子学,会让朝鲜国走向不可挽回的衰亡。
于是,出现了洪大容、朴趾源、丁若镛、金正喜等著名的实学思想家。这些人推崇中国的王阳明心学的同时,将毕生的精力投注在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学问上。
在这样的儒学发展历程中,朝鲜学术界形成一种全新的儒学思潮,即“实学”思想。实学仍然属于儒学思想的范畴,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同时,反对朱子学的空谈心性,认为空谈心性的儒学是毫无生命力的,主张儒学要结合社会和个人的实际。
在各个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提倡实学精神,主张实学、实用,由此开启了朝鲜历史上的新学风,并对近现代朝鲜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李氏朝鲜坚持儒家礼治主义的治国原则,在政府、儒学者、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在思想层面、制度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伦理层面的儒家社会化。儒学上升为儒教,成为深刻影响朝鲜时代各个社会阶层民众,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
中国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学在众多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中脱颖而出。儒学成为国学,后经科举取士制度的沿革,又将学习儒学的传统固定了下来。在中国儒学繁盛发展的同时,由于中朝两国不断的交往促使儒学传入了朝鲜半岛。
到明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新政权的稳定、保境安民,奉行宽松、友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高丽朝灭亡李朝建立,仍然延续与中国传统的外交关系,为繁盛发展起来的中国儒学,在朝鲜的继续传播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儒学的传播经历了朝鲜的诸多时代,如古朝鲜、三国时代、百济、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李氏朝鲜,通过图书交流和科举制度,传播儒学。到明代,李朝坚持儒家礼治主义的治国原则,在中央实行抑佛扬儒的政策。在地方,大兴乡校和书院教育;利用乡约制度在乡里社会推广儒教教化,从而达到控制乡里、教化基层民众的目的,使得儒学在朝鲜呈现出了不同特色。
明朝儒学在朝鲜的传播和发展,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辩证看待。从儒学传入者这个立场来看,以儒家传统治国的明朝乐意用儒学的方式影响朝鲜。从儒学接受者这个立场来看,与明朝保持传统的朝贡关系,是朝鲜王朝树立了自身的统治权威,把明朝作为政治军事依靠,儒学思想文化的魅力也使得儒学在朝鲜被广泛传播和普及。
李朝在统治思想、统治制度、文化伦理观念上实现了儒教的确立,以儒家忠信、孝悌为基础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也被朝鲜各个阶层的普通百姓所接受,完成了朝鲜儒家社会的逐渐确立。
在此过程中,朝鲜出现了以退溪、栗谷为代表的儒学大师,朝鲜儒学发展到后期,经学研究思想的僵化以及李朝政治的变迁,使得朝鲜实学思想兴起,这标志着朝鲜儒学进入了新的阶段。
上一篇: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经常看电视与不爱看电视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