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为什么打不赢法家的霸道思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7
“王道”一词出于《尚书》,其言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王道最初用来代指尧舜、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治世之道,即先王之道,后来经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家的总结归纳,演变为君主以仁义治理天下的儒家治世思想。

作为王道学说的拥趸,孔子提出的仁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实行仁政,在政治层面就表现为:德治。
在儒家看来,治世是一个推广仁德的过程,主政者应该通过修炼仁德之心,进而推广到天下,最终实现“仁治”。为此,执政者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扬仁爱精神,并作为榜样教化万民,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所谓“仁者爱人”,就是将仁爱之心推及天下,内圣而外王,“?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王有德,则天下归心!
礼义被确定为实行德治的保障条款,通过礼义的训练,来调节人的欲望,所谓 “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再通过将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明确不同等级的权利与义务,让不同等级的人依据自身等级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以此来引导和调节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的稳定。“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孔子的理念源于周朝,周以武力取殷商而代之,本质上来说是霸道思想的体现,为了明确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周在殷礼的基础上,去除了部分神鬼思想,引入天道的概念,强调殷商失天下,是天道循环的结果,而所谓的天道,就是圣王之道,与之相对应,周效仿三代,自然不会重蹈殷商覆辙。
周的做法,可以看做是分封制时代,统治者为了安抚封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革命,为此,周抛弃了夏商以来天命神授的王朝兴衰机制,把重心转移到统治者的作为上来,从起源的合法性,转变为过程的合理性,既为自己的篡逆行为找到了依据,也为其统治确立了道义上的靠山。
周朝的这套理论解决了政权诞生的问题,却无法保障政权的长期维持,无论是仁,还是德,其载体最终还是要落到人身上,人的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梦幻泡影。虽然周公编造了一套复杂的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性,但效果却十分有限,周公以后,昏君辈出,周王室逐渐衰微,至平王动迁,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则名存实亡。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周礼学说,并将其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儒家学说中的仁智礼义信忠孝悌便是这一理念的产物,如果说孝、悌是基于伦理所确定的概念,那么仁义礼智信忠则是道德层面的概念,透过两者的结合,把血缘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建立起君臣父子的政治关系。
在孔子的理论谱系中,孝道是根本,《礼记》就论及 :“?亲亲故尊祖, 尊祖故敬宗, 敬宗故收族”,把孝从小家庭扩展到祖先,最后蔓延到整个宗族,这种由小及大的感情很容易扩展到国家领域,通过这种边际模糊的巧妙扩展,将国家伦理和个人道德绑定起来,进而构筑君权社会统治的基础。
《孝经》对这点写的很清楚:“?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 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 ; 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 。至此,血缘伦理、道德和政治伦理结为一体,构成了孔子仁的理论世界。

当然,儒家学说也没有停留在礼一棵树上,在经济领域,儒家思想提出养民富民的概念,孔子认为社会首先应该能够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 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所谓 “先富后教 ”,只有让百姓填饱肚子,才能做进一步的教化,民无恒产, 因无恒心,无恒心,则不会遵守礼仪道德。
在军事上,儒家提出仁义之战和仁义之兵,所谓仁义之战,就是保卫国家保卫百姓的战争,体现对百姓利益的保护和礼仪制度的捍卫,荀子认为王道社会的战争是“禁暴除害”以推行仁义的战争,而士兵作为战争的主体,自然也必须是仁义之兵,为此,儒家强调对士兵进行教化,以满足仁义的要求。
儒家的这套理论看似完美,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过于理想化,所谓的内圣外王理论,实质上是自守礼的范围内选拔贤人,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人格的培养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此孔子提出“?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可在崇尚丛林法则的政治世界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尤其是进入战国时期,诸侯之间追求的是领土的扩张和军事上的优势,人性向善的仁义理论在长矛大刀面前毫无说服力,仁义之兵也没有超越虎狼之兵的战斗力,王道被抛弃就变的理所当然。

上一篇:一生“开挂”的费曼,为何最感谢父亲的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