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荀子的治国思想研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2
治国理论展开首要解决的是为何“国”的问题,即“国”的定位和价值问题。所谓认识的深度决定治国的高度,在总结先秦百家治国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荀子振聋发聩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的重要观点。
认为“国”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根本力量,将“国”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最具价值的存在,这也是荀子迥然不同于先秦其他思想家哲学研究进路,将治国思想理论研究作为其哲学理论研究最关注焦点的原因所在。
一、“国”的定位

“国”的定位是治国思想研究重要问题,“国”的清晰定位是解决为何“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荀子治国思想体系展开的理论前提。先秦百家治国理论重点研究大多是治国方法和手段等具体问题,而“国”的定位问题研究则隐含散布在各自治国理论相关论述之中,一直到春秋战国末期“国”的定位问题始终未有充分研究和清晰确定。
荀子在总结先秦百家治国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振聋发聩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认为“国”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根本力量,将“国”视为最具价值的现实存在。
在总结各国兴亡历史经验基础上,荀子发现了“能群”这个人类区别于万物的最根本特性之一,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认为能分能群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特色,人力气不及牛大,行走不如马快。
而牛马却皆能为人所驱使,人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类能群即人能够有效组织起来,而其他生物却缺乏有效组织手段,正因为人类能群,个体能够通过适当方式整合组织起来。
然后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组织能够使个体发挥比单独个体单独存在大得多效用,这也是人类能够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根本原因。

在确定“能群”作为人类区别于万物最根本特性基础上,荀子进一步对群的组织层级进行研究,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将“国”视为人类社会群的最高层级组织,将“国”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工具。
由此荀子在充分发掘比较所有资源要素中(包括土地、资源、科技、人才等)提炼出“国”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工具,将“国”视为最具价值的现实存在。
荀子说:“国者,天下之大器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又说:“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

荀子认为“国”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工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力度来看,“国”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大杠杆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价值,另一方面从广度来看,“国”能够在军事、政治、思想、教育、科技、文化等所有方面推动社会发展,从而发挥任何其他因素无可比拟至重、至大、至众巨大威力。
荀子以群学开外王思想赋予“国”更为清晰深刻完整定义,赋予“国”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高最重最大工具的基本定位,荀子这种对“国”之定位的全新诠释,是先秦治国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关于“国”的定位最深刻揭示,充分呈现了“国”对于社会发展巨大推动作用和重要价值所在,对于古代中国治国理论研究及治国具体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国”的价值
在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将“国”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力量且最具价值存在基础上,就“国”的具体价值,荀子从整体分析、作用价值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其“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重要观点,为其治国思想体系研究展开提供重大意义基础。
首先是从整体分析角度论证“国”的价值所在。荀子从历史分析和现实分析两个角度论述“国”之价值。一是历史分析,通过无“国”和有“国”的深度比较深刻揭示“国”之价值所在。荀子说:“天地生之,圣人成之。”

上一篇:刘德华说王菲像孩子,谢霆锋说出两个字,网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