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国内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阐论虽未达成一致却已形成三种基本观点。倘若要科学求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那就必须首先逻辑地追问:“本质”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概念,在这些追问的基础上还应择取并运用正确的探寻路径,这样的路径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起源演进、客观实践、特殊矛盾、根本规律、现象表征、本质属性、基本内容、主要功能、对象指称、自身品格。根植于上述逻辑追问和探寻路径遂得出下列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必定是“一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治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当是“立体”的,它可以被划分为四个“质级”。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学界观点;逻辑追问;探寻路径;质级论证
作者简介:王学俭,兰州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绍均,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12-0061-07
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有什么样的事物也就有与之相应的本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为某事物的本质一旦改变,那么这个事物的基本性质和整体面貌也必然随之改变。“质是与存在同一的直接的规定性……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乃由于其质,如失掉其质,便会停止其为某物。”[1](P202)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有其自身的本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诞生、存在与发展的充要条件。“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包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都要以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作为基础。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是在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都体现着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总纽结,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2]一言以蔽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完善与实践策略优化的“元”问题即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命题,对这个命题的科学解答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中其他论题的逻辑前提和首要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析愈来愈受到理论界的热切关注,但学界同仁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阐论仍存在诸多论争而未形成一致见解,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操作的负面制约日益凸显。当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析已有诸多学者做出了十分可贵的努力,从而使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但其中尚有一些问题未能辨明和厘清,由此可以说,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仍是理论界较为薄弱的方面。因此,准确廓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
在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诸多专家出版了研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专著数十本,但专门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著却寥寥无几;在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文献搜索平台上,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为题名进行搜索,可检索出自1984年以来的161篇学术论文(含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而言,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予以了多方剖析和多种界定,从而使得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逐步提升,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解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如此,一些确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见解已经被提出来了。经过笔者对这些见解的认真梳理,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三种基本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意识形态的灌输引导与教育软控。在学术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进而推行意识形态的引导与软控的实践活动。立足于这个根本观点,学者们大致有以下看法:一是价值观的灌输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特定的阶级、国家、政党促使其成员认同或者确立符合特定价值观体系的规范和要求的实践活动;二是思想观念的软控途径,这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履行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软控职能以引导甚或统一人们的理想信念;三是意识形态的掌握方式,它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用意识形态去掌握群众并以此实现意识形态的目的。
上一篇:南京邮电大学获12项2016年度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