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

于超 于建福:五育并举 知行合一--黄济先生劳动教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于超

作者简介:于超,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于建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摘 要: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黄济先生受中华文化滋养,承继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的认识,借鉴中外教育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传承新民主主义劳动教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阐释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目标与有效实施。黄济先生主张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举而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秉持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行关系上注重实践,对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躬行践履,黄济先生以其身体力行为后学提供了最为生动的以身为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劳动课,生动诠释了劳动教育不是传授高深知识,而是传递永恒价值,不为学会高超技,而是领悟劳动这一真谛。

关键词:黄济;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知行合一

▲黄济

整理恩师黄济先生(1921-2015年)遗存、打理“黄济先生学馆” ① ,翻阅其有关劳动教育论述和就相关著作的批注,乃至与学界友人就劳动教育所作“君子之争”,不禁为其劳动教育思想的学识修养所吸引,为其对劳动教育的执着坚守而感念,尤为其热爱劳动、勤俭质朴、善待劳动者、甘于奉献的精神而动容。兹就黄济先生劳动教育思想溯端竟委,观其所由,明其奥义,察其所安。

一、观其所由:黄济先生劳动教育的思想渊源与躬行根基

黄济先生的劳动教育思想品质深受所受传统家庭教育、私塾教育、新式教育、苏联教育、当代教育的综合影响,是其真切的生活体悟所得,可谓“朴厚真挚,沉稳凝重” [1] 。

(一)耕读人家和私塾中接受中华文化滋养,打下劳动教育深厚根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黄济先生其劳动教育的学问成就与深厚根基,得益于良好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的滋养,得益于不遗余力的“少壮工夫”。

1921年7月20日,黄济先生出生于胶东即墨家境殷实的耕读人家。不幸六岁丧母,九岁丧父,当时“外无期伯叔之亲,内鲜兄姊之助,门衰祚薄,可谓极矣,幸赖祖辈躬亲抚养、不辞劳瘁而得有今日”。 [2] 祖辈对这位长孙寄予厚望,以儒家持家之道培养其克勤克俭、朴实耐劳、自理自励、坚毅刚强的品格和习性。每天黎明即起,整理被褥,洒扫庭除,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曾拖沓;恪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训,勤俭节约,用餐时若有酒水滴落餐桌,或不慎有饭食掉落,就会立即用手指蘸着入口。诸如此类习惯自幼形成,延续终生,以至于将“勤能补拙,俭以养德”作为座右铭。

黄济先生七岁入读私塾,因父丧、析居、避乱、偿债,“使学业忽就忽辍,先后更师凡五”,行年十四,除熟悉“三百千”等蒙书,“已将‘四书’及《诗》、《书》、《礼》毕读无遗”。 [3] 后经老秀才朱子勃开解,所诵记儒家经典成为经世致用之学,并终身铭记朱师“学古而不泥古,尊儒而不排他”之语。八九年私塾所学的经、史、子、集成了黄济先生后来进行教育学教学的专业和文化基础, [4] 也为形成劳动教育思想提供了滋养的沃土。晚年不遗余力弘扬中华文化,亦端赖于此。

(二)屡屡辍学中接受新式教育,颠沛流离中体验“苦中乐”之趣

1935年,十五岁的黄济先生转至县立考院小学五年级接受新式教育,学校所开设的体育、游艺及劳作课令其耳目一新,“精神亦殊感舒适”。旧日家教及私塾养成的吃苦耐劳精神,让这位“6”、“9”不分者克服初学数学难题,终以勤奋自力而学期总体成绩得本班之冠。 [5]

考院小学毕业之时,家乡惨遭日寇蹂躏,失学在家。后克服家庭经济拮据且赖友人相荐,而入青岛礼贤中学接受系统的西式教育,但终因祖母疾病,家事累身,经济日窘,弟尚年幼,乃辍学。不久祖母为其谋得小学教员之职,仍饱受家事之累,人世之苦,“幸有数百天真烂漫之小朋友,缠绕左右,使余于万恶社会之中,得睹一息之真情,而贻余一刹那之乐趣也” [6] 。后辗转安徽阜阳,求学不得,谋事不就,幸因不辞劳苦完成运粮任务而得入山东临时中学,经刻苦补习,一年完成三学期课业。

上一篇:【先睹为快】《教育史研究》2019年第4期目录
下一篇:没有了